热门文章
站内文章搜索: <%=now()%>
关于今年普通高中(初一)新生学籍审批有关问题的通知
发布时间:2005-9-15 浏览次数

教基函[2005]15号

 

 

各普通高中、市直有关学校:

现将2005年普通高中及部分学校初一新生学籍审批时间安排(见附件)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各校要按招生计划录取,依实际报到人数填好学籍审批册(顺序、姓名、出身年月以学生档案为准,成绩以中考成绩为准)。今年仍按照省教秘基[2004]46号、教基[2004]25号及我局六教[2004]71号文通知精神,普通高中、初中和小学学籍管理均将按省教育厅《安徽省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学校版)》进行本校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因此,各校在报学籍审批名册的同时,必须报送光盘。2005级的光盘请各校复制一式两份,另一盘作为会考备用。(格式同学籍审批册基本一致,总人数,性别比,见附件五)。综合班学籍在成职教科审批。综合班学号代码见附件六,请各校在会考中参照统一编写。

二、鉴于普通高中招生和学籍管理改革,纸质材料减少,高一新生建籍缴表格印制费、《学生证》工本费、学籍卡塑封费等计每生2.5元,此款各校从普通高中择校费中统一支付,严禁再向学生收取。

三、各地在录取场地领取的新生学籍审批名册,不得擅自更改式样,并统一打印。使用三号字,仿宋字体、纸以A4

四、各校在报批新生学籍时,须将本期流动生名册(级别,原学期序号、变更原因、考生去向或何校转出、转入及我局基教科批复原件,休、流生)等材料,一并带至我科审批。

五、按照省教育厅教基[2004]39号文学籍管理的规定,各地严格执行《安徽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籍管理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严防高考移名的通知》等文件,加强学籍管理,严格执行转学、休学、留级、借读等制度,做到不接收无学籍学生,不随意将学生劝退或除名,毕业班学生不随意办理转学或休学,不办理以变换就读年级为目的的转学。跨省转学必须提供公安部门提供的户口证明。今后凡未经批复的转出、转入学生,一律视为私自接收处理。对不能按期拿到毕业证书的,责任有校具体经办人负责。

六、2004年学号,请各校自行安排适时时间将2004年第一次参加会议的学生学号(准考号)名册带来补填。

以上通知,请遵照执行。

 

00五年九月十三日

 

抄送:各县(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附件二

 

学 号 编 排 说 明

 

一、普通高中学号编排。按照省教育厅教基[2004]25号文关于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编码规定,高中学号=年度(取最后1位)+市代码(2位)+学校代码(3位)+学号(4位)即10位。高中学号编排,请各校认真将序号填好,学号可参考04年会考考号编写。

二、初中学号编排。按照省新编码规定,初中学号地市级代码(2位)+县区代码(2位)+直属性质码(1位)+学校代码(3位)+年度(2位)+学号(4位)即14位。我市2003年统一使用13位。为便于同步管理,现作如下调整:直属性质码,市直属校统一为“8”。县区校为“9”即为14位。

三、为规范高中转学、办理毕业证(补证)程序,以及普通(综合)班代码编排,做到统一、有序,现将附件三––六发至各校,请一并执行。

 

 

 

 

附件三

 

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转学证明(存根)

学生姓名

 

年级

 

学号

 

转学原因

 

转入学校全称

 

审批人:

经办人:                      200       

 

 


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转学证明

中学:

兹有我校高   年级学生         ,因            转入你校高     年级学习,该生的学号为

 

 

 

 

 

 

 

 

 

 

 

已会考学科的成绩如下:

学科名称

 

 

 

 

 

 

 

 

 

 

成绩等第

 

 

 

 

 

 

 

 

 

 

特此证明。

学校盖章                        教育主管部门盖章

200                       200      

 

 

 

 

 

 

 

1018

1019

1020

1021

1024

1025

1026

1027

1028

1031

111

112

113

114

117

118

119

1110

1111

1114

1115

1116

1117

 

海峰中学(2005级)         注:光盘格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