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教基[2006]1号
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学校: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中小学安全工作。2004年1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明确要求:“在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开设安全知识课程,提高青少年在道路交通、消防、城市燃气等方面的识灾和防灾能力”。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5年全国中小学安全和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也要求:“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拿出一定的课时,使安全教育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和应急能力。”“要把安全教育作为幼儿园、中小学课程的重要内容……”省教育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安全和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通知》(教秘基[2005]136号)明确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提出的有关在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开设安全知识课程的要求,积极探索,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使安全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市委、市政府领导也多次对规范全市学校安全教育提出严格要求。
近年来,我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在学校安全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由于中小学面广、人多,成长中的中小学生缺少社会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交通事故、溺水、拥挤踩踏、食物中毒等各类伤亡事故和不法分子扰乱学校秩序伤害师生的案件仍时有发生,中小学的安全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为了进一步落实上级有关文件和领导要求,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市教育局决定从2006年春学期开始,在全市中小学普遍开设安全知识教育课程,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各中小学要把此项课程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每学年安排8个课时。课时从地方课程和活动类课程中调剂解决。教材全市统一选用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写、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安全教育读本》(以下简称《读本》)。
为了帮助学校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根据省教育厅领导指示精神,以及《教育部关于做好2005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意见》(教基[2005]4号)“要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幼儿园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因地制宜,在地方课程中开设安全专题教育,根据不同阶段和年级,明确课时,编制教材,落实教师”的要求,组织中小学安全教育专业工作者和校长、教师编写了一套《中小学安全教育读本》。《读本》共5本,高中、初中、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各一本。教育内容安排为安全知识讲座,每本编写16讲,每学年安排8讲。《读本》涵盖了家居安全、校园安全、校外活动安全、假期安全、网络、交通、消防和饮食卫生安全、预防传染病、艾滋病、预防毒品等各个方面的安全知识,内容呈现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既符合不同年龄的儿童、少年的心理特点,又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学生实际,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精神,能够较好地增强安全意识,获得安全知识,提高自护能力。
该《读本》已经安徽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省教育厅日前下发了《关于推荐中小学〈安全教育读本〉的通知》(教秘基[2005]143号),向全省推荐,供学校或学生自主选用。
为了开设好安全教育课程,切实做好中小学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减少中小学安全事故的损失,请各地、各校做好《读本》的宣传、选用工作。要在确保各校领导成员和各班班主任人手一册的同时,把《读本》宣传、推荐给广大学生和家长自愿选购。选购《读本》数字和书款以校集中,由县区教育局统一送交当地新华书店。为确保2006年春学期到书使用,请各县区和市直校接通知后尽快将确定订购 《读本》数字送交当地新华书店。对于特困生各地各校要想办法予以资助。
教育主管部门要把安全教育是否进课堂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经常加以检查督促。同时要为中小学做好安全工作、开展安全教育提供有力的指导和良好的服务。
二OO六年一月四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