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教[2008]4号
关于印发《六安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实施情况量化评比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局,叶集区文化教育局,六安开发区社会发展局: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作,确保2007年中小学危房改造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现将《六安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量化评比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〇八年一月四日
六安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量化评比方案
为深入推进我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实施,确保各项惠民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根据《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2007年度十二项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考核办法的通知》(六政办(2007)82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评估原则与内容
(一)评估原则。坚持以评估考核促改革、促发展的原则,推动全市义务教育事业全面、均衡、健康、持续发展。
(二)评估内容。一是工作开展情况。主要包括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协调领导机构及工作机制,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制定、落实相关工作制度,按时编报统计报表,准确报送信息;开展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宣传。二是资金管理情况。主要包括制定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管理办法,积极筹措落实配套资金,并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发放到人的资金,实行支付到人、打卡发放。三是政策落实情况。具休见《评估细则》。
二、评估方法与要求
(一)采取自我评价与评估考核相结合,平时检查、专项评估与年度综合评估相结合,评估到县(区)与核实到学校相结合,组织专门队伍评估与业务科室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评估考核活动由市教育局牵头具体组织实施。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评估考核过程中充分听取被评单位的意见,评估初步结果出来后反馈被评单位征求意见,进一步核实情况。被评单位要积极、认真对待评估考核,如实提供自评报告和有关信息,不得弄虚作假。
(三)评估采取量化和定性相结合的办法。评估所要查阅和核实的数据和材料,县(区)教育局、财政局按照《评估细则》进行准备,并按指标类别和顺序整理提供。
(四)“一票否决”项目:有下来情况之一的,实行一票否决,不参加市级考评。
1、学校发生重大校舍安全责任事故的;
2、截留、挪用专项经费发生严重违法犯罪案件,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
3、12月31日前,年度内专项资金尚未拨付到位的。
(五)评估考核时间:2008年元月中旬各单位完成自评自查报告上报市教育局,2008年元月下旬市教育局组织评估考核。
三、评估结果的处理
(一)评估结果和整改意见及时反馈给被评单位。被评单位要认真及时进行整改,并按要求将整改情况和结果上报市教育局。必要时市教育局将对被评单位整改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二)评估情况在全市教育系统通报,并上报市政府。
附:《六安市2007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量化评分表》
六安市2007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实施情况量化评分表
A级指标 |
B级指标 |
考核办法 |
组织制度(5分) |
1、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协调领导机构及工作机制,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5分) |
查阅文件、资料 |
工作制度(5分) |
2、制定、落实相关工作制度,按时编报统计报表,准确报送信息,按省里规定要求及时组织培训,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宣传(5分) |
查阅文件、资料 |
政策制度(5分) |
3、制定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细则和具体办法、义务教育经费改革资金管理办法、校舍维修改造实施办法等文件制度(5分) |
查阅文件、资料 |
教
育
经
费
落
实
情
况 (85分) |
4、县区按省规定标准落实义务教育公用经费(10) |
查阅会计资料等 |
5、中央、省免学杂费资金、免费提供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教科书资金按省规定要求足额按时发放到位(10) |
召开座谈会、查阅合计资料,个别访问。 |
6、县(区)承担补助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资金按规定足额发放到位(10) |
查阅合计资料,个别访问。 |
7、各级财政原来预算内安排的农村、城市中小学公用经费要继续保留,在原有投入不减少的基础上,结合财力适当增加中小学公用经费拨款。(10分)。 |
查阅有关帐目,召开校 长、教师、家长座谈会,查阅收费收据,暗访学生、家长,问卷调 查。 |
8、县(区)按省、市规定的要求发放教师工资,确保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10分)。 |
9、协调财政等部门,按规定程序编制、执行中小学预算,加强资金管理,资金分配使用及时、合理、到位,严禁挤占、截留、挪用(10分)。 |
10、县(区)规范公用经费支出,严格开支范围,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10分)。 |
11、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实行教育经费县级统筹管理,成立教育经费核算分中心,加强中心学校建设(10分)。 |
查阅收费收据,暗访学生、家长,问卷调 查。 |
12、按照国家和省政策规定,加强监督检查,规范义务教育收费,及时查处乱收费行为(5分)。 |
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