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修订)学习竞赛参考题
一、填空:
1、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 ,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 、 、行 礼,少先队员行 礼。
2、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 发,不 发,不化妆,不佩戴 ,男生不留 发,女生不穿 鞋。
3、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 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 物。
4、情趣健康,不看 、 、 、 的书刊、音像制品,不听不唱 歌曲,不参加迷信活动。
5、爱惜名誉,拾金不昧,抵制 诱惑,不做有损 的事。
6、注意安全,防 、防溺水、防 、防盗、防 等。
7、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 、不动用他人 、不看他人和 。
8、按时到校,不 ,不 ,不 。
9、爱护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布告栏等处乱涂改 。借用 要按时归还,损坏东西要 。
10、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爱惜 ,节约 ,服从 。
11、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 ,不 ,不 ,保持心理健康。
12、生活节俭,不互相 ,不乱 。
13、对家长有意见要有礼貌地提出,讲 ,不任性,不 脾气,不 。
14、待客热情, 迎送。不影响邻里 生活,邻里有困难时主动 帮助。
15、遵守国家法律,不做法律 的事。
16、遵守交通法则,不 红灯,不 骑车,过马路走 道,不跨越隔离栏。
17、遵守公共秩序,乘公共交通工具主动购票,给 、幼、 、残、孕及 让座,不争抢座位。
18、爱护公用设施、文物古迹,爱护庄稼、花草、 ,爱护 动物和 环境。
19、公共场所不 ,瞻仰烈士陵园等相关场所保持 。
20、《中小学生守则》,共十条,规定如下:
第一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
第二条:遵守 ,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
第三条:热爱科学, ,勤思好问, ,积极参加 和有益的活动。
第四条:珍爱 ,注意 , 身体, 卫生。
第五条:自尊自爱, ,生活习惯 。
第六条:积极 ,勤俭 ,自己能做的事 做。
第七条: 父母,尊敬 , 待人。
第八条:热爱集体,团结同学, ,
第九条: 守信,言行 , ,有责任心。
第十条:热爱 ,爱护 环境。
二、判断题:(下列行为正确的标“√”,错误的标“×”)
21、升国旗、奏唱国歌时,李兵兵跟着音乐大声唱起来了。( )
22、王玉玉穿一件露背的白色连衣裙上学,是符合朴素大方的表现。( )
23、张敏敏不仅自己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而且还多次劝说邻居李奶奶不要相信算命打卦。( )
24、刘羽经常为同学打不平,谁敢在校以大欺小,他就以武力制服谁。( )
25、杨杨自从参加全市演讲竞赛获奖后,天天讲的都是普通话,很多同学笑话他,而她却毫不在乎并一直坚持。( )
26、赵明明听说住宿的张林请假回家了,于是中午便到他的寝室休息。( )
27、上自习课,刘柳做完作业,大声的背诵英语单词。( )
28、下课时,李香有意将腿一伸使曹英差一点跌倒在地( ),但随后他又向曹英道歉了( )
29、黄诚诚答应父母,从此不再进入任何网吧上网。( )
30、许爽受同学之托买一本作文指导书,结果没买到,于是他不好意思地向同学表示歉意。( )
31、李吉祥助人为乐,放学时经常骑自行车送同学回家。( )
32、英语考试时,文青青前位的同学传来一张有答案的纸条要她传给后面的同学,她没有接传。( )
33、杨兰兰经常把自己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告诉父母,结果,有时受到父母的表扬,有时受到父母的批评,以后她就不再告诉父母了。( )
34、姚明明待人很热情,凡是来他家玩或讨论学习问题的同学,他都代表家长留同学吃饭,甚至留宿。( )
35、周桃诚实守信,在寝室谁帮他打水、洗衣、整理用品,他就给谁报酬。( )
36、在课堂上讨论问题时,任聪慧提出了与老师结论不同的见解。( )
37、王晓雅星期日与父母在公园游玩时,发现一位“小朋友”正在摘花,她及时赶上去制止。( )
38、汪含过生日,有几位好同学送给他生日礼物,于是他用自己攒下的钱在星期天请那几位同学到餐馆吃饭表示答谢。( )
39、李勇放学时发现本校同学与外校同学在路旁打群架,他立即找电话拨打“110”报警,并跑回学校报告。( )
40、童咏学习成绩优异,经常下课都在教室里看书,她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
三、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20分,共20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均有4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1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并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41、郑丹放学回到家里,首先的正确行为是:( )
A、吃水果 B、看书 C、向父母打招呼 D、做家务
42、张杨杨放学扫地时,发现地上有10元钱,于是他的正确做法是:( )
A、没别人看到自己装起来 B、和其他值日生买东西吃掉
C、交到学校办公室 D、交给班长
43、乘做公共交通工具时我们应该( )
A、遇到多时不见的同学,毫无顾忌地畅谈
B、同学之间你推我买票,我推你买票
C、主动给老人让座
D、恰有一空位时,与同学争抢
44、梁欣欣在放学的路旁发现一条被遗弃的小花猫,就将猫带回家喂养,但父母反对,梁欣欣应该:( )
A、尊重家长意见 B、坚持喂养保护有益动物
C、送给愿意喂养的人 D、放回原处
45、中学生胡某在大街上看见他以前的数学老师,他应该:( )
A、装着没看见 B、主动上前行礼、问好
C、不打招呼,因为数学老师现在不带他的课了
D、走上前去质问数学老师以前为什么总是批评他不做作业
46、下列行为中不符合《中小学生守则》的有:( )
A、爱护马路两边的路灯、邮筒等公用设施
B、不随意翻动同桌同学的物品
C、面包、馒头吃不掉时扔进垃圾桶里
D、主动帮助盲爷爷过马路
47、当学校升国旗、奏国歌时,我们( )
①应该肃立 ②可以随意打闹 ③应该脱帽 ④可以东张西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8、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 )
A、听到老师的表扬就高兴,受到批评就抱怨
B、要求老师的体谅,包括一错再错的事情
C、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不必与老师沟通,一律由自己解决
D、积极协助,配合老师的工作
49、下列属于尊重他人的表现是:( )
A、平等地对待他人 B、认为自己在人格上高人一等
C、以自己的某些特长自傲 D、鄙视他人盛气凌人
50、下列属于文明礼貌言行的是:( )
A、老师上课,我旁若无人睡觉 B、见到老师像没看见一样
C、看到生理有缺陷的人,总是偷偷地笑
D、和同学交谈时,不随意打断对方的话
51、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的“预”指:( )
A、复习 B、计划 C、预习 D、总结
52、“千帆竞渡,能够战胜风浪、抵达美好彼岸的,不一定是最漂亮的船,却一定是最顽强的船。”这句话说明了:( )
①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②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③拼搏进取的重要性 ④艰苦奋斗的重要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3、对于自尊而言,是指恰如其分地自我肯定;而一旦超出了这个“度”,就会转变为:( )
A、虚荣 B、自卑 C、虚伪 D、自负
54、对“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句俗语的正确理解是:( )
A、你先尊重我,然后我才尊重你
B、做到了应尊重别人,但明显地违背了平等的原则
C、做到了尊重别人,且遵守了平等的原则
D、人与人之间没有平等可言
55、遇到火警应拔打:( )
A、110 B、119 C、120 D、122
56、“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说明人应该:( )
A、软弱 B、大度 C、宽容待人 D、对一切都无所谓
57、“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反映了:( )
A、我们要热爱祖国,对祖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B、国家兴衰与我们中学生没有什么关系
C、地位低下的人可以不为国家利益着想
D、只有普通老百姓才能想到热爱祖国
58、中学生注意安全应预防:( )
①火灾 ②溺水 ③触电 ④战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9、当我们对家长有意见时:( )
A、耍脾气 B、使性子
C、有礼貌地提出,讲道理 D、要敢于顶撞
60、当我们在踢球时,无意间打碎了别人家的玻璃。我们应该:( )
A、赶快离开 B、说是别人干的
C、从其他人家下一块玻璃装上 D、主动承认错误并赔偿
四、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20分,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多选、漏选不得分。下列各题均有4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并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61、下列属于我们应遵守的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的有:( )
A、法规 B、公德 C、法律 D、纪律
62、居住在美国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在见面时采取一种特殊的问候方式——相互摸一摸对方的鼻子。这种摸鼻礼( )
A、是符合本民族文化的礼仪 B、是一种不合适宜的落后礼仪
C、是一种亲切而健康的问候方式 D、不便捷、不优雅、不可取
63、对“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给人美的感受,拉近自己与他人的距离
B、它能展示我们内心的自信、蓬勃的朝气、振奋的精神
C、有助于强健我们的身体
D、体现我们的真诚、心灵的善美、对人的尊重
64、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
A、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都有好处
B、能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C、对自身而言只有付出,没有收获
D、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65、当家里来客人时,我们应该:( )
A、热情接待 B、埋头做作业,视而不见
C、起立迎送 D、缠着客人讲事情
66、我们中学生应承担的责任有:( )
A、保护环境 B、遵纪守法 C、孝敬父母 D、认真学习
67、下列是几位同学对自己家庭或家人的评价,其中值得肯定的是:( )
A、我跟别人打架,父母替我赔礼道歉也就算了,干吗还责备我?我很烦他们
B、家庭是我成长的摇篮、港湾和第一所学校
C、爷爷奶奶比爸爸妈妈更爱我,他们从不说我,所以我认为世上只有爷爷奶奶好
D、父母对我们的吃穿住用及言行举止都很关心,我感激他们
68、中学生应注重仪表,下列符合要求的有:( )
A、穿奇装异服 B、佩戴首饰 C、不烫发 D、不染发
69、符合中学生情趣健康要求的是:( )
A、有选择地看一些暴力书刊
B、不看有关凶杀的书刊和音像制品
C、不听不健康的电话和录音,不看不健康的书籍和手机信息
D、可以适当地随父母参加一些封建迷信活动
70、中学生举止文明,应做到:( )
A、不打架、不骂人
B、不说脏话
C、不赌博
D、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
71、我市某街道居委会开展“争做文明市民”活动后,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居民们团结互助,共奔小康,即使原来的几个惯偷和赌徒也变成了遵纪守法的致富能手。这表明:( )
A、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是实施依法治国的最终目的
B、道德与法律相互促进,可以互相代替
C、道德在某些方面调整的范围比法律要大
D、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守法的自觉性
72、有关部门大力开展“扫黄打非”行动,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扫黄打非”:( )
A、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
B、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C、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D、是保证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需要
73、要化解与老师的矛盾和冲突,增进与老师的感情,融恰师生关系,我们必须主动与老师沟通。这是因为( )
A、老师是至高无上的权威 B、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
C、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 D、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74、“当我们要冲父母发火的时候,不妨用手摸一下肚脐,它曾是我们与母亲相连的地方,也是母亲用营养维持我们生命的地方。”这段话启示我们( )
A、子女与母亲是肌肤相连的
B、是母亲在用营养一直抚育着我们
C、我们不能采取粗暴极端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父母
D、我们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体会父母对我们的关爱和良苦用心
75、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准则,这种准则:( )
A、对不遵守的人来说,他将受到谴责或制裁
B、既给人约束,又给人以自由
C、令这部分人满意,又令其余的人高兴
D、对乐于遵守的人来说,他将得到保护
76、下列选项中,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同时又属于社会主义法律规定的是:( )
A、尊老爱幼、孝敬父母
B、热爱劳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
C、朋友之间肝胆相照,热情相助
D、禁止捕杀国家保护动物
77、近几年,在农村的少数地方通过建祠堂把宗族集结起来,一些地方修庙、造坟、迎神送鬼,一些看风水、算命等书籍随处可见;还有极少数人迷恋邪教——“法轮功”。这些现象给我们的警示是:( )
A、中学生为免受外部环境不良干扰,应关起门来一心读书
B、封建残余思想意识至今仍是奴役中国人民的精神枷锁
C、同封建残余思想做斗争,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D、必须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78、下列文化传统中,属于我们要积极继承和发扬的是:( )
A、舍生取义 B、人生无常、及时行乐
D、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D、勤政廉明
79、以下属于完善自我的有:( )
A、发挥自己的长处 B、弥补自己的不足
C、使自己越来越胖 D、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80、以下属于与同学友好相处的金钥匙是:( )
A、保守同学的私人秘密
B、尊重同学的意愿
C、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互相宽容
D、在公开场合坦率地指出同学的缺点
五、简答题:(共20小题)
81、谈谈你应如何拒绝黑网吧、毒品等的不良诱惑?
82、当我们去参观博物馆时,你怎样做到文明参观?
83、你所在的学校准备开展一次关于保护校园环境的主题校会,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两条宣传标语。
84、一天下午,某校八年级学生王强(12岁)放学回家走进一条小巷时,看见距他几十米的地方,有两个手持凶器的不法分子正在对一名小学生进行搜身和殴打……
王强此时会有什么样的举动?请你作出可能的推测并给予简单评析。
85、有人说:“喜怒哀乐是个人的事情,何必管周围的人,该笑就笑,该哭就哭”,对此你有何看法?
86、有些人习惯每天“冲凉”(沐浴),这一“冲”不知白白流掉多少宝贵的水。据此,请你为节约“冲凉”用水出至少三个金点子。(友情提示:要具有可操作性)
87、看寓言、写感想:
当船行至江中时,因载重过重,船主要客商将装运的金钱、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荣誉七袋中的任一袋抛入江中。客商犹豫了会儿,便毅然将诚信袋抛入江中。……
88、某地市民倡议:“告别塑料袋,重拎布袋子;用我们的双手装扮一个洁净、无害的家园。”元旦前夕,校园内雪片似的贺卡,飞向四面八方。面对此景,八(四)班的班委会提出倡仪:“少写一张贺卡,多植一棵树木;放眼未来世界,共创美好家园。”
(1)请谈谈上述倡议的原因。
(2)为共创一个美好的家园,在实际生活中,你能做些什么?(至少四条)
89、校园是我们成长的乐园。现你所在的学校团委开展了以“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校团委向你做问卷调查,请你填写下列表格。
类 别 |
我们在校的日常行为 |
和谐行为 |
a、上课回答老师问题时起立;
b、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 |
不和谐行为 |
a、
b、 |
(2)根据调查的结果,设计出你心目中的和谐校园。
90、某校八年级学生小刘有次骑车违反交通法规闯红灯。
(1)试分析小刘闯红灯的的原因。
(2)为解决此种现象请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91、六安市16路等公交车已实行无人售票。为预防少数人投放假币、游戏机币等无视社会公德行为,六安市公交公司决定开展一次宣传活动。请你为该宣传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同时请你为解决材料中反映的问题献计献策。
92、请写出两条你最欣赏的关于“友谊”的名言或警句。
93、“人之居,大自然,蓝地球,我家园……”。《中华环保三字经》利用三字经这种传统形式,赋予环保知识和行为规范崭新的内容,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朗朗上口、喜闻乐见的环保教育科普读物。请将下列《中华环保三字经》的前后相关两句连线。
垃圾多 可利用
废弃物 冲厕所
洗衣水 随手关
水龙头 分类装
94、常有这样的悲剧见于媒体:某人不慎落水,围观者却袖手旁观,见死不救,眼睁睁地看着落水者溺水身亡;某地发生车祸,受伤者向过往车辆求助而遭到拒绝,受伤者因延误了救治时间而身亡。为了减少这类悲剧的发生,某校八(二)班的同学建议我国刑法增设“不施帮助罪”,用以制裁那些见危不救者,但本班的另一部分同学却不赞同。现以《该不该设立“不施帮助罪”》为主题,组织一次辩论会。请你以正方辩手的身份对反方观点进行辩驳。
95、“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请拟定“幸福家庭”的具体标准。
96、针对以下情境,请提出合理合法且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1)因期中考试成绩不够理想遭到父母的责骂和毒打。
(2)父母以关心子女为由未经允许私拆子女的信件。
97、名言解读: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
——屠格涅夫
98、某校七(一)班同学刘某,小学时是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自父母离异后,上学经常迟到、早退,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时还夜不归宿。
针对上述材料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并给予解答。
99、1981年2月14日,邓小平在为英国博格蔓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文集》所作的序言中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怎样的道德情操?
100、《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共分几部分?“生活节俭,不互相攀比,不乱花钱。”这一要求属于哪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