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校 |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
执教者 |
周 勇 |
学习内容 |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十册《26.郑和远航》(第一教时) |
学习目标 |
认知目标 |
1、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自主查寻,解疑释惑,为学习课文积累必要的知识储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
能力目标 |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2、培养学生网上获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
情感目标 |
凭借专题学习网站和课文语言材料,粗略感知郑和人物形象和了解郑和远航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情怀。 |
学习重点难点 |
凭借网络资料和课文语言材料,粗略感知郑和人物形象和了解郑和远航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情怀。 |
资源应用 |
自行设计《郑和远航》专题学习网站:由课文学习区、研究资源区、学习交流区等几大板块组成。前二者是预设性资源,后者,则是为生成性资源而架构的平台,信息以图、文、音、像等形式呈现。
课文学习区:将课文内容安排在主界面,通过对关键词、句设置各种超级链接,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多样化呈现,从而真正体现出网络资源的多媒体化,也迎合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学生在简单的鼠标点击中便能感受到其中的意蕴。
研究资源区:按“走近郑和”、“探索历史”、“揭密远航”等几大栏目显示,使学生在任务目标驱动下,在具有人文色彩的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能方便快捷地了把握“郑和”的人物特点、初步感知郑和远航这一伟大历史事件,从而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初步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
同时开辟了学习讨论区、作品交流区等,为学生创设会话、交流的平台和协同发展的空间,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 |
拓展网站:
1、:
2、: |
学习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理念 |
视频催化
生成主题 |
1、视频导入,推荐影片
这一段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影片就是发生在600年前关于郑和远航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2、指导朗读课题
3、教师:读了这课题,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4、教师归纳两大学习主题:郑和(人)、远航(事)
5、学法指导: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 |
1、观看影片。
2、生读课题。
3、学生围绕“郑和”和“远航”质疑。
4、学生学法讨论交流 |
让学生在气势雄浑的声像中产生强烈的心灵效应,此时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将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良好状态,并生成两大学习专题,这样即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和任务,也引领学生进入了问题情境阶段。
——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推荐网址
网上冲浪 |
1明确任务,推荐《郑和远航》专题学习网站。
2、学习导航,巡回提示。 |
1、学生凭借学习导航台网上冲浪。
2、以自己喜好的方式学习、交流(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议一议),自行设计学习成果。 |
创设一个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引领学生亲近课文,走近郑和,走进历史。
——为学习者主动建构提供充足的信息源,并让学生以自己喜好的方式学习,各自选择所需资源,设计成果,使学生个性充分张扬。 |
交流共享
建构新知 |
1、提示:相互交流、学会倾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2、组织学生围绕“郑和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远航是怎么回事?”两类话题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人物的个性或特点是和事情联系在一起的,个性和特点往往就是在事情中反映的。 |
1、学生自主交流并板书:
讨论交流一:郑和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可从身份、身世、相貌、人物个性特点等方面初步感知郑和人物形象。)
讨论交流二:远航是怎么回事呢?(可以化解为“为什么要远航(原因)”“是怎么远航的,发生了哪些事?(过程)”“远航有什么意义?(结果)”让学生初步完成远航的知识积累。
(学生可以抓住网络上重点文字、图片、视频、故事等信息,通过假设、交流、争论的方法阐述自己发现和问题的解决过程。) |
通过思维的碰撞,矛盾的冲突,和头脑风暴的展开,让学生把自己在网上的发现以及研究的成果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在师生、生生互动中,点点滴滴,建构新知,使学生对郑和这一人物形成一个基本的表象,并对远航这一事件有一个粗线条的把握,这样的设计即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空间,也为第二教时解读课文,深入探究郑和远航伟大意义积累知识与情感的储备。
——真正体现“学生的个性在问题中凸现,在问题中张扬。”力图追求语文素养、人文素质的双赢。 |
初读课文
理清结构 |
1、出示学习要求,初读课文。
2、谁能说说课文围绕郑和第一次远航写了几方面的内容。(三方面)你最喜欢哪一方面,想不想读一读?
3、教师小结 |
1、认真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少字,不改字。
2、讨论:“哪儿到哪儿是写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情况,此外还写了什么?”学生讨论,理清文章结构。
3、根据课后思考题5的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标题的内容(扬帆远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细细读一读。
4、朗读评价。 |
——提纲挈领,百毛皆顺,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结构,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读一读、评一评、议一议。有主角、有听众、有朗读,有评价,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在和谐、友好的对话中,浓郁兴趣,培养语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 |
总结归纳
深入研究 |
1、总结归纳,
2、郑和远航历史意义重大,有专家说:“郑和远航是有史以来最文明的人类交往”,下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细细品读课文,深入探究这一伟大历史事件。 |
以专家观点引发深入研究的欲望 |
为第二教时品读课文,深入探究郑和远航这一伟大历史事件,设下悬念,添加催化剂。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