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站内文章搜索: <%=now()%>
六安市中小学教师教学业务培训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07-6-11 浏览次数

 

中小学教师教学业务培训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素和基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不断强化中小学教师教学业务培训训练,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快速提升,是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要求,顺应教育改革需要的重要措施,也是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根据省教育厅有关开展中小学教师教学业务培训通知精神,市教育局决定把大力开展中小学教师教学业务培训活动作为构建我市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重要措施,此项工作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务必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现就我市开展中小学教师教学业务培训工作,特制定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方针

在新课改教学理念指导下,结合我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基本功实际,以教师专业化为指导,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面向全员,突出农村,立足岗位,注重实践,开展课堂教学练兵。通过以训导练,以练促学,以赛代评,学用结合,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促使教师专业发展。

二、工作原则

1、坚持全员参与原则:

中小学教师教学业务培训是每位教师都应具备的教学基本能力、基本素质,每位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并运用到教学中。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全新教学模式对每位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全员参与培训,积极投入训练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自主开展的原则:

学校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业务培训的主要载体,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艺,夯实中小学教师教学业务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开展校本培训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学校必须坚持开展扎实有效的基本功训练。

3、创新性原则:

创新中小学教师教学业务培训内容、形式、手段和机制,针对教师实际、课堂教学实际,充分发挥学校在训练中的自主创新意识,使训练活动充满活力,是训练活动持久开展的关键。

4、实效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根据中小学教师教学业务培训的基本要素,结合教师教学需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出发,开展训练活动,使活动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三、培训内容与目标

1、内容:

①新课程教学设计。主要内容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的设计。

②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主要内容为导入、提问、学法指导、评价、结课等教学基本技能。

③具体可通过普通话训练;粉笔字、书法与板书;教学简笔画;教案设计与编写、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的方式方法;课件教具制作;教育技术(含计算机及试验演示技术)能力训练等。

2、目标:通过培训,促使中小学教师掌握新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提高新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实施新课程能力。

四、活动形式与要求

1、以中心校或中小学校为单位,自主开展中小学教师教学业务培训训练活动。形式可采取基本功讲座、组织专项训练、拜师收徒、观摩交流、竞赛达标、教学展示讲评等。

2、活动要求做到“五落实”。即组织、内容、时间、形式及管理措施落实。要善于总结、发现和吸纳各方面的经验,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训练活动。

3、市教育局将对学校开展基本功训练情况进行检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组织观摩,举办市级“教坛新星”基本功大赛。大赛的形式内容,另行安排。

4、开展基本功专题培训讲座活动。作为基本功训练活动的内容形式之一,学校可以结合基本功要素、项目自行组织专题讲座或训练。

五、管理与考核

1、为了保证中小学教师教学业务培训训练活动有效持久地开展,决定成立“六安市中小学中小学教师教学业务培训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长:丁胜奇

副组长:陈宗泉 方志龙 许秀旗

  员:何鼎友、贾斌、朱东青、程淑玲、刘华、谢辉、王建安、张强

下设办公室,负责训练活动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师训办。各县区教育局要确定专人负责训练活动的日常工作,加强上下沟通、联系协调工作。

2、强化对训练活动的管理,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在活动中的管理、引领、督察功能。促使基本功训练活动有序有效深入持久开展。

3、教学业务培训作为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和内容纳入继续教育管理范畴,参加教学业务培训的教师按72个学时记入本人继续教育学时。

六、工作流程与安排

1)宣传动员阶段(6月上旬)。县、乡镇、学校召开动员会,传达贯彻教育厅《关于开展全省中小学教师业务竞赛暨安徽省第三届“教坛新星”评选工作的通知》精神,成立领导组和业务指导组,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培训业务指导团队。并在业务指导团队的指导下全面启动培训工作。

2)岗位自学阶段(6月)。各地、各校精选文本、网络、光盘等学习资源,组织教师开展专题学习和课例观摩。

3)岗位练兵和送教指导阶段(7月—8月)。各地、各校结合新学期备课内容,模拟教学设计,开展课堂练兵,提交问题报告。县级业务培训指导团,要针对共性问题,分片区或乡镇,进行集中培训指导。

4)考核验收阶段(9月)。采取“以赛代评”的方式进行全员考评。考核方式为独立撰写一篇教学设计,上一节公开课。通过人人参赛,评选出参加县级“教学能手”和省、市级“教坛新星”选手。县、乡镇、学校要认真总结培训工作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

七、措施要求

1、加强领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培训工作,认真组织,提供保障,加强管理,确保培训有效性。各县区培训工作由师训部门归口管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乡镇中心校和中小学校“一把手”是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2、加强保障

教学业务培训费用从中小学校公用经费的5%中列支;要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大投入,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要妥善处理工学矛盾,为教师参训创造条件,保证教师学习时间,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

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应整合精选文本、网络、光盘等学习资源,因地制宜地提供适用的学习资源服务。

3、加强服务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要紧贴校本培训需求,服务教师学习,突出问题解决,做好送教指导工作。要以多种形式组织培训者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者实施培训的能力和水平,保证培训效果。

附件一:六安市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竞赛评分标准

 

附件二:六安市中小学教师教学业务竞赛培训登记表

 

 

二○○七年五月三十一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